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

華人取英文名的現象读后感


最近拜读了星洲日报言路版之楊寶鴻【華人取英文名的現象】一文,于此我也分享一下个人看法:
我的英文名叫Tseng Chow Chih,请问有几个人可以正确的念出我这个拗口的英文名字?
这是先父大陆南来,依据当年国民党中国规范的英文姓指南而登记的。如今在台湾地区仍然沿用,姓“曾”的英文姓都拼成Tseng
再者,之前与家兄在同一间公司共事,办公室内有两位Mr.Tseng,往往公司接电话的同事都要问来电者找的是哪一位Mr.Tseng,这下可麻烦透了。
最初我还坚持英文名字一定要中文化,遇此麻烦就变通采用名字的前两个英文字母。如家兄名叫Tseng Chow Ming ,称他为“CM”,而称我“CC”。
但问题来了。“CC Sissy”谐音,字典上的解释是“有女人味的男人”。
我顿时被人SissySissy短个痛快,抬扛者叫得极爽,亲我者也幸灾乐祸的叫得开心。
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,我最后决定升白旗认输,也“随波逐流”把CC抛掉,取了个洋名叫“Jasond
之所以叫洋名或Christian Name(基督名)而不是英文名,是因为荷兰、法国、德国人等,叫Peter Mary的也大有其人。
因为我不是天主教或基督徒,故取个基督名确实有点怪。在Jason后面多加一个d , 便有点不像Christian Name了。
JASOND 取自于我读中学时上地理课不专心,脑袋胡思时发现气候表内,7月份(July)到12月份(December6个月,其每一月份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起来正是J-A-S-O-N-D
有此特殊的名字另一好处是,当别人觉得你的洋名特殊多了一个d字,一般都会问是怎会事。经一番解释后,人们对你个人的形象与名字会特别的深刻。
再有,当拨电寻人时,对方若问是哪一位,你便可以很快的回答“【Jason with the d ”而省略了冗长的解释。因为,Jasond 已渐渐成了我的代号。
我在国内外工作数十年,见过日本、韩国、印度、泰国人拥有基督名的事实上还是挺多的。数年前刚去世的中国大书画家启功,他是满族皇室后裔,早也把他老祖中予以的“爱新觉罗”去掉了,那他算不算是被汉化“荼毒”了?荷兰汉学家中文名叫“高罗佩”,其原名Robert H.Van Gulik,他又算不算是附和中国人呢?从中国人角度看,把启功或高罗佩称呼为拗口的“爱新觉罗启功”或“Robert H.Van Gulik”,何者较为方便,而这些人是否又会被他们的族人认为是背祖忘宗?
因此,我取洋名并非杨君所说的,喜欢西化或符和欧美人。这不是崇洋,而是一种需要,更可以是一种创作。

沒有留言: